第29章(1 / 2)
“关于这个问题,检察官在被告招供时,就产生了疑问,所以认为当初或许是因为受到良心的谴责努力寻找遗族的下落,至于定期来东京,则可能是基于其他的理由。”
“什么其他的理由?”
“就是别有用心,”佐久间梓说,“遗族是浅羽母女,女儿织惠小姐年纪大约四十岁左右,而且是单身,即使被告仓木对她产生恋爱感情也很正常。”
美令惊讶地低头看着档案,“这里面完全没有提到这件事……”
“对。因为承办的检察官怀疑这种可能性,要求警察详细调查,但最后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可以显示被告产生了恋爱感情的证据。不仅如此,反而发现那对母女对被告仓木产生了好感。即使这样,负责诉讼的检察官仍然约谈了浅羽洋子,在告知被告仓木是三十三年前那起案件的真凶后,问她对被告的印象。原本期待她得知仓木是让她丈夫蒙受不白之冤的万恶根源后,态度会有所改变。”
“结果怎么样?”
佐久间梓听了美令的问题后,缓缓摇了摇头。
“浅羽洋子回答说,她突然听到这些事也难以理解,仓木先生对她们母女来说是一个好客人,也很善待她们。检察官听了她的回答之后,就打消了传唤她出庭作证的念头。因为开庭时不需要对自己没有帮助的证人。”
也许是因为佐久间梓之前也是检察官,所以语气很冷淡。
“所以被告仓木纯粹是基于真心诚意去见遗族吗?这会有助于酌情减刑吗?”
“也许会让陪审员觉得,他并不是坏到骨子里的人。”
“如果是这样,为什么把我父亲──”美令不想用“杀了”这两个字,咬着嘴唇。
“你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,”佐久间梓说,“我希望你在法庭上表达这种心情。”
走出有乐町的电影院,看了智慧型手机,发现来电纪录中有中町的名字。刚才看电影时,他似乎打了电话。五代边走边按了通话键,把手机放在耳边。铃声响了两次之后,就听到很有精神的声音回答:“喂,我是中町。”
“我是五代,你刚才打电话给我?”
“不好意思,打扰你了。没有什么重要的事,只是有点在意一件小事。五代先生,你有没有看本周的《世报周刊》?”
“《世报周刊》?不,我没看。”
《世报周刊》是一本广泛报导政治问题、经济问题、社会问题、企业的丑闻,乃至名人和艺人绯闻等各种可能成为热门话题题材的周刊杂志,五代有时候也会买来看。
“上面刊登了这次的案件,‘港区海岸律师凶杀暨弃尸案件’的相关报导。”
五代无法对此置若罔闻,他把手机用力按在耳朵上问:“写了些什么?”
“内容很深入,而且提到了一九八四年的爱知县案件。”
“什么?”五代忍不住停下了脚步,“我知道了,我马上去买。”
“五代先生,你吃晚餐了吗?”
“不,还没有。”
“那你等一下有空吗?我想和你讨论一下这件事。”
“有空啊,案件已经解决了,所以现在是待命状态,我刚看完电影。”
“那要不要约一下?”
“好啊,那就来约一下。我先去买《世报周刊》,要约在哪一家店?”
“那当然是老地方啊。”
中町说了门前仲町的那家炉端烧的店,五代当然没有异议,二话不说就答应了。“那就八点见。”和中町约好之后,挂上了电话。
他走进附近的书店,买了《世报周刊》后,走进一家咖啡店,立刻看了起来。
那篇报导篇幅很长,标题是“时效消灭是特赦吗?在那些杀人凶手没有被问罪之后”,是一个姓南原的自由记者所写的内容。
报导从“十一月一日上午八点未到,在一辆违规停在东京都港区路上的车内,发现了一具遭到刺杀的男性尸体”这句话开始,之后介绍了被害人的身分,以及身上的钱财并未遭窃等警方已经公布的概况,提到“警方展开侦查之后,逮捕了住在爱知县的仓木达郎”。接下来,报导进入了高潮。首先提到了仓木招供的杀人动机。
“根据警方相关人士透露,被告仓木坦承,他把一起追诉权时效已经消灭的案件告诉了白石律师,白石律师责备他应该将一切公诸于世,他担心白石律师会向周围的人揭露他的过去,于是行凶杀人,但警方并未对外公布那起时效已经消灭的案件是怎样的案件,于是记者前往被告仓木的居住地,在当地进行采访,最后发现了惊人的事实。”
报导中公开了那起案件就是一九八四年五月发生的“东冈崎车站前金融业者命案”,在详细说明案件内容后,继续写道。
“当时和被告仓木在同一个职场工作的a先生说,被告仓木是发现尸体的人,警方向他了解了情况,但并没有怀疑他,他也没有因此遭到逮捕,其实仓木才是真凶。岁月流逝,那起案件的追诉权时效届满,然后就发生了这次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